GO GC原理
GO语言的垃圾回收(GC)是自动进行的,它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机制来确定不再使用的内存,并将其释放以供其他用途。以下是GO语言垃圾回收的一些原理:
-
标记-清除(Mark and Sweep)算法:垃圾回收器首先会对所有的堆内存进行标记,标记出所有仍然被引用的对象。然后,它会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即将其回收。
-
并发标记:GO的垃圾回收器使用了并发标记算法,它可以在程序运行的同时进行垃圾回收。这使得垃圾回收不再需要停止整个程序的执行。
-
三色标记法:GO语言的垃圾回收器使用了三色标记法,将对象分为三个不同的颜色:白色、灰色和黑色。初始时,所有的对象都是白色的,表示它们尚未被访问。当一个对象被访问时,它会被标记为灰色,表示它需要进一步的扫描。当一个对象的所有引用都被扫描后,它会被标记为黑色,表示它是可达的。最后,所有未被标记为黑色的对象都将被清除。
-
增量标记:为了减少垃圾回收的停顿时间,GO语言的垃圾回收器使用了增量标记算法。它将垃圾回收的工作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只扫描一小部分对象,然后让程序继续执行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减少每次垃圾回收的停顿时间。
-
内存分配:GO语言的垃圾回收器还负责内存的分配。它使用了分代垃圾回收算法,将堆内存分为多个代,每个代的对象生命周期不同。垃圾回收器会根据对象的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代进行回收,以提高回收效率。
总的来说,GO语言的垃圾回收器采用了一系列的算法和机制来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它通过并发标记、三色标记法、增量标记等技术,减少了回收的停顿时间,并提高了回收的效率。这使得程序员可以更加专注于编写代码,而不用过多关注内存管理的问题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iR7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