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胎肝脏脂质代谢差异:揭示肥瘦鸡腹部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

肝脏是鸟类脂肪新生的主要场所,而肝脏脂肪代谢与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利用我们在腹部脂肪含量上有显著差异的肥鸡和瘦鸡线,我们对孵化后肝脏和脂肪组织的脂质代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鸡胚中是否存在肝脏脂质代谢的分子差异尚不清楚。

结果

我们对不同胚胎阶段 (E7, E12, E14, E17 和 E21) 的鸡肝脏进行了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各阶段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分别发现 521、141、882、979 和 169 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代谢、PPAR 信号通路和脂肪酸代谢通路。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 20 个差异表达蛋白与脂质代谢、PPAR 信号通路、脂肪消化吸收、氧化磷酸化通路相关。

联合分析显示,与脂质转运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和载脂蛋白 A-I)、脂质清除 (热休克蛋白 β 1) 和能量代谢 (NADH 脱氢酶[泛醌]1 β 亚复合体亚单位 10 和琥珀酸脱氢酶黄素蛋白亚单位) 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在两种细胞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达。

结论

在胚胎期肝脏脂质代谢方面,脂肪系和瘦系鸡在脂质转运、脂质清除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存在分子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孵化后腹部脂肪沉积差异的原因之一。

简短总结

本研究旨在探究肥鸡和瘦鸡胚胎期肝脏脂质代谢的差异。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我们发现肥鸡和瘦鸡胚胎在不同阶段的肝脏中存在显著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主要涉及代谢、PPAR 信号通路和脂肪酸代谢等方面。进一步的联合分析显示,在脂质转运、脂质清除和能量代谢等方面,肥鸡和瘦鸡胚胎的肝脏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孵化后腹部脂肪沉积差异的潜在原因之一。

总结

总结起来,肥鸡和瘦鸡胚胎期肝脏脂质代谢存在差异,涉及脂质转运、脂质清除和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基因和蛋白。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肥鸡和瘦鸡脂肪沉积差异的分子机制。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hXx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