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位于全球癌症死亡率第四位,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肝癌。中国是新发肝癌病例最多的国家,2020年我国新增肝癌病例约为41万人,占全球新增病例的45.3%。在全国癌症发病率中,肝癌位居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二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肝癌主要的发病原因。HBV可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激活癌基因,参与了从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疾病进程。即使在没有肝硬化的情况下,HBV仍然会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肝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食用黄曲霉菌、酗酒和酒精性肝病、其他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原因以及家族遗传史。此外,与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也逐渐成为肝癌的常见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的组织类型主要分为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它们在发病机制、病理组织学、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组织学类型,约占肝癌发病率的90%。肝脏的慢性炎症会导致肝细胞发生表观修饰和遗传方面的改变,使细胞获得增殖和侵袭能力,从而获得生存优势,并逐步转化为HCC。例如,在大部分HCC的恶性转化中,端粒酶TERT的启动子突变、HBV的插入或扩增等机制会导致其表达增加。在HCC中,细胞周期通路的12%~48%会因为TP53基因的频繁突变而发生变化。影响HCC发生和进展的其他基因突变或扩增还包括CTNNB1、FGF19、TSC1/TSC2、MYC等。HCC的表观修饰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的改变和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变异等。过去的研究表明,抑癌基因SOCS1、HHIP、CDKN2A、APC、TIMP3等的表达受到DNA高甲基化的抑制,而原癌基因IGF2、SPINK1等的表达受到DNA低甲基化的激活。

修改下面文字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在全球癌症的死亡率中排名第四1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年度预测2030年将有超过100万患者死于肝癌2。中国是新发肝癌最多的国家2020年我国新发肝癌约有41万人占全球新发肝癌的453。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位于整体癌症发病率的第五死亡率则高居第二3。中国最主要的肝癌发病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HBV可以插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hVH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