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控制方式有几种以及定义
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奇偶校验:在数据传输中,发送方在每个数据块的末尾添加一个校验位,使得整个数据块中1的数量是偶数或奇数。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检查校验位的奇偶性,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校验不通过,则认为存在错误。
-
循环冗余检验(CRC):发送方通过计算数据块的校验位,并将其附加在数据块的末尾。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也通过计算校验位,并与接收到的校验位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则认为存在错误。
-
检验和:发送方将数据块中所有字节的和(或者其他算术运算)作为校验和,并将其附加在数据块的末尾。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也计算校验和,并与接收到的校验和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则认为存在错误。
-
奇偶纠错码:除了能够检测错误外,还能够纠正错误。奇偶纠错码通过在数据块中添加冗余的校验位,使得接收方可以通过校验位的变化来确定错误的位置,并进行纠正。
-
海明码:一种能够检测和纠正错误的码。海明码通过在数据块中添加冗余的校验位,并使用一定的算法来计算校验位的值。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通过比较校验位的值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这些差错控制方式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hJl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