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是一种机器可读的编目数据格式,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和传输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目录数据。MARC数据格式中的各个字段用于描述图书馆资源的各个方面,包括题名、责任者、出版信息、主题、分类号等。以下是MARC数据格式中常见的字段及其详解:

  1. 标签字段(Leader):标签字段是MARC记录的第一个字段,用于描述整个记录的特征和元数据。它包含了记录长度、记录类型、编码级别、目录入口等信息。

  2. 控制字段(Control Field):控制字段是以固定长度出现的字段,用于存储一些系统管理信息。常见的控制字段包括记录标识符、指示符长度、字段长度等。

  3. 数据字段(Data Field):数据字段是MARC记录中最常见的字段类型,用于存储有关图书馆资源的具体信息。数据字段由标签、指示符、子字段组成。标签用于表示字段的含义,指示符用于进一步细化字段内容,子字段用于存储具体的数据。

  4. 子字段(Subfield):子字段是数据字段中的一个小单元,用于存储具体的数据。子字段由一个小写字母和对应的数据组成。常见的子字段包括$a(题名/责任者),$b(版本/发行项),$c(出版年份/发行年份)等。

  5. 题名字段(Title Field):题名字段用于描述图书资源的题名,包括主题名、副题名、并列题名等。常见的题名字段包括245字段。

  6. 责任者字段(Author Field):责任者字段用于描述图书资源的作者或责任者信息,包括个人作者、机构作者、编辑者等。常见的责任者字段包括100字段。

  7. 出版字段(Publication Field):出版字段用于描述图书资源的出版信息,包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等。常见的出版字段包括260字段。

  8. 主题字段(Subject Field):主题字段用于描述图书资源的主题内容,包括关键词、主题词、分类号等。常见的主题字段包括650字段。

  9. 分类字段(Classification Field):分类字段用于描述图书资源的分类号,通常基于特定的分类体系(如Dewey分类法、LC分类法等)。常见的分类字段包括050字段。

总的来说,MARC数据格式中的各个字段用于提供图书馆资源的详细描述和索引信息,以便于图书馆系统的管理和检索。不同类型的字段提供了不同方面的信息,包括题名、责任者、出版信息、主题、分类号等。这些字段通过标签、指示符和子字段的组合来组织和表示数据

请给出marc数据格式中各个字段的详解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hBmI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