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和猫瘟热病毒基因组克隆与抗原表位分析
犬细小病毒(CPV)和猫瘟热病毒(FPV)基因组图谱单位(m.u.)0到98.8之间的DNA序列被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形成具有传染性的分子克隆体。这些质粒被转染到感受性细胞中,恢复的病毒被证明包含完整的基因组,重新生成了完整的病毒5'末端,达到100 m.u.从质粒中衍生的病毒与原始病毒进行比较,显示在抗原类型、血凝抗原(HA)类型和宿主范围上无法区分。通过制备CPV和FPV之间的重组克隆体,并通过限制性酶切图谱和测序重组位点附近的病毒DNA,证明了病毒的质粒起源。
我们的野生型分离物CPV-d和FPV-b的序列已经完成,揭示了50个核苷酸序列差异,其中16个确定了编码变化,包括NS-1中的5个,NS-2中的2个和VP-2蛋白中的9个。还确定了这两种病毒5'末端(95.3-100 m.u.)的序列。重组病毒的分析确定了CPV和FPV特异性抗原表位,血凝抗原的pH依赖性以及影响病毒在VP-1和VP-2结构蛋白基因中的犬宿主范围的序列。
大多数特定的变化被证明要么在病毒外壳的表面上,要么在一个氨基酸内,表明细小病毒外壳的暴露表面在确定多个病毒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特定的表位受到病毒外壳上一个凸起区域('三倍螺钉')的差异的影响,而血凝抗原的pH依赖性差异则位于病毒外壳表面的二倍对称轴处的凹陷区域附近。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wA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