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狭窄不用愁!PTA术后内瘘护理指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需建立动静脉内瘘进行治疗,但内瘘狭窄是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透析效果。PTA(经皮血管成形术)是治疗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术后科学的内瘘护理对保持血管通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什么是PTA?

PTA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送至狭窄血管段,扩张血管恢复血流通畅。

PTA术后内瘘护理要点:

一、密切观察,及早发现问题

  1. 血流情况: 定期观察内瘘血流速度、血压和颜色,可通过触摸感受震颤的强弱变化。2. 狭窄症状: 注意观察血流减慢、血压下降、内瘘区域肿胀、疼痛等症状,以及透析时是否出现压力升高、透析不充分等情况。3. 异常情况: 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内瘘狭窄或其他并发症。

二、保持通畅,预防狭窄复发

  1. 透析前后冲洗: 每次透析前后,使用肝素盐水充分冲洗内瘘,保持血管清洁,防止血栓形成。2.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或血流动力学检查,评估内瘘通畅性,及早发现狭窄迹象。3. 避免压迫: 避免在内瘘区域测血压、输液、抽血等操作,也不要穿戴过紧的衣物或首饰,以免压迫血管影响血流。

三、预防感染,守护生命线

  1. 保持清洁干燥: 保持内瘘区域清洁干燥,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洗,避免用手触摸。2. 规范操作: 透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透析针和透析器,避免细菌进入血液引发感染。3. 及时处理伤口: 若内瘘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治疗。

四、合理用药,辅助治疗

  1. 抗凝药物: 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保持内瘘通畅。2. 其他药物: 根据医生建议,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血管扩张剂等,辅助治疗内瘘狭窄。

五、定期随访,保障长期通畅

  1.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和超声检查,评估内瘘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 积极沟通: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了解自身情况,积极配合治疗,共同维护内瘘健康。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做好内瘘护理至关重要。 PTA术后,患者和家属应密切配合医护人员,遵循以上护理建议,保持内瘘通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动静脉内瘘狭窄不用愁!PTA术后内瘘护理指南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w5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