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替换权何时具有实质性?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
供应商替换权何时具有实质性?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供应商的替换权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被认为具有实质性。
正确答案:A 供应商拥有在整个使用期间替换资产的实际能力,且替换资产的经济利益等于替换资产所需的成本。
解析:
- 供应商拥有在整个使用期间替换资产的实际能力: 这意味着供应商在租赁期内的任何时间点都有权替换资产,而不受承租人或其他因素的限制。* 替换资产的经济利益等于替换资产所需的成本: 这意味着替换行为本身不会为供应商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替换成本与替换后获得的经济利益相当。
其他选项为何不正确:
- B 供应商拥有在整个使用期间替换资产的实际能力,且替换资产的经济利益超过替换资产所需的成本。 如果替换能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则表明供应商在订立合同时并未将该利益考虑在内,这可能导致租赁不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规定。* C 供应商拥有在整个使用期间替换资产的实际能力,且该资产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虽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替换权很重要,但这并非判断其是否具有实质性的唯一条件。* D 供应商仅在特定日期或者特定事件发生当日或之后才拥有替换资产的权利或义务。 如果供应商的替换权受到时间或事件的限制,则不符合'在整个使用期间'的要求,因此不具有实质性。
总结:
判断供应商替换权是否具有实质性是运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关键步骤。理解'实际能力'和'经济利益等于成本'这两个核心要素,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评估租赁安排,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w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