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6年到2005年,GSL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势如图5所示。观测结果显示,大多数全球陆地区域的GS长度在增加。南美洲观测到的GSL强烈的负趋势与该地区的数据问题有关(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Lisa Alexander的个人交流)。CMIP5模拟在所有和温室气体强迫下与观测结果非常吻合。如果只考虑自然强迫,模型对GSL的趋势无法很好地再现。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格点上用点划线标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无法将观测结果和模拟结果的显著性进行比较,因为模型趋势是从模型均值计算得出的,即变异性减小,趋势更有可能是显著的。从单个模型模拟中评估趋势的显著性表明,观测结果在34.3%的格点上呈现显著趋势,而单个CMIP5模拟结果在所有、温室气体和自然强迫下的格点比例分别为17.9%、32.3%和5.1%(见附图A4)。在所有模拟中,显著趋势的比例较温室气体模拟较低,这反映了气溶胶强迫的反效应(冷却效应),该效应仅包含在所有强迫中,以及在第4节中讨论的强制响应的可能适度低估和变异性的高估。

全球陆地表面高度变化趋势分析:1956-2005年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oe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