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us 结构方程模型代码解析

本篇博客提供一个简洁易懂的 Mplus 代码示例,帮助你快速上手使用 Mplus 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代码示例:

VARIABLE:
  NAMES ARE x1-x5 y1-y3;
  USEVARIABLES ARE x1-x5 y1-y3;

MODEL:
  f BY x1-x5;
  g BY y1-y3;
  f ON g;
  y1-y3 ON f;

OUTPUT:
  TECH1 TECH8; 

代码解析:

  • VARIABLE: 定义变量。
    • NAMES ARE x1-x5 y1-y3; 声明模型中使用的所有变量名,包括5个观测变量 (x1-x5) 和 3 个潜在变量 (y1-y3)。
    • USEVARIABLES ARE x1-x5 y1-y3; 指定分析中实际使用的变量,本例中所有声明的变量都会被使用。
  • MODEL: 定义模型结构。
    • f BY x1-x5; 定义潜在变量 f 由观测变量 x1-x5 测量。
    • g BY y1-y3; 定义潜在变量 g 由观测变量 y1-y3 测量。
    • f ON g; 设定潜在变量 fg 的回归关系。
    • y1-y3 ON f; 设定潜在变量 f 对 y1-y3 的回归关系。
  • OUTPUT: 指定输出内容。
    • TECH1 TECH8; 请求输出模型拟合度指标 (TECH1) 和参数估计结果 (TECH8)。

总结: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包含 5 个观测变量和 3 个潜在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假设潜在变量 fg 影响,并进一步影响观测变量 y1-y3。模型分析结果将提供模型拟合度指标和参数估计,以评估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以及变量间关系的显著性。

Mplus 结构方程模型代码示例与解析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Y1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