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铸魂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学院名称] 2023年度学生工作总结
五育并举铸魂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名称]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度,学院紧紧围绕“五育并举”目标,制定并实施了“红土德育铸魂计划”、“青土智育固本计划”、“黑土科技强基计划”、“蓝土美育浸润计划”、“黄土劳育淬炼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一、红土德育铸魂计划,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学院坚持问题导向,配好'育人良方'。紧扣党建引领核心点,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我是党课主讲人'等系列活动,促进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团共建支撑点,推出菜单式培训清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紧扣理论学习落脚点,构建'导学—研学—督学'的学习体系,实现'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把握网络思政关键点,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面对疫情,我们在行动'专栏,学生拍摄相关小视频,形成网络文化作品获心理情景剧校一等奖。
本年度,学院团委获批'陕西省团建标杆院系',安全2001班荣获全省'活力团支部',1人获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校级先进集体20余次,党团先锋宿舍等13个,全国辅导员网络培训百门精品课程建设1门,优秀心理教案省级二等奖,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
二、青土智育固本计划,巩固学风建设成效
学院用好'三面镜',持续涵养优良学风。巧用'显微镜',将学风问题摸准摸透。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研判学风现存薄弱环节,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善用'放大镜',将学业帮扶落实落细。开展'好题错题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围绕学业困难学生分组建群,形成线下集中讲解、线上答疑解惑的'双线帮扶模式',营造浓郁的帮扶氛围。活用'望远镜',将学风制度维久维稳。推进导师制,以学术报告为载体,开设'安全大讲堂'、'学术云报告'。
本年度,我院'勤学铸梦'学风涵养工作室获批全国学风涵养工作室、'零碳未来'科技服务团队获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实现了转专业率、挂科率、延期率'三降',课堂出勤率、四六级通过率、升学率'三增',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49%,创历史新高。
三、黑土科技强基计划,发扬科学家精神
学院坚持'政治过硬,素质优良,专业精通,堪当重任'的育人方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项目和学科竞赛为抓手,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习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形成浓厚的科技氛围,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本年度,我院累计竞赛获奖突破1000人次, 其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30余人次,校级奖项800余人次,科技创新奖、学习单项奖100余人次,学生各类事迹被70余家国家新闻媒体报道。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省级金奖1项(全校3项);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项(全校1项);32人获得专利;12人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其中核心以上7篇。
四、蓝土美育浸润计划,激发审美创造活力
学院围绕建党百年,将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大力推进文化育人与学生思政工作并举融通,形成'懂专业、爱专业、学专业'的良好氛围。面对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学院建立了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和职业化培训的培训制度以及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培养体系,使学生工作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本年度,学院辅导员表现优异,先后荣获陕西省级优秀工作者、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十佳辅导员等。获批团中央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1项,全国煤炭行业教改项目2项,陕西省哲学社科项目2项,陕西省辅导员精品项目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项目1项,校级课题8项,省级调研成果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
五、黄土劳育淬炼计划,营造劳育文化氛围
学院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开展学生成才、成熟和成事教育,制定并实施科技创新、学习竞赛、社会公益、文化艺术四大系列活动规划,注重发挥其综合育人作用,丰富校园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年度,举办'青春榜样、引领成长'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学党史 悟思想'交流座谈会、精彩青年说、'我眼中最美西科'等3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优秀学生干部1人,省级优秀抗疫志愿者9人次,获批志愿实践类项目省级1项,'青春使命 安全同行'社会实践团获全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整改问题到位用专业语言描述以及其具体实践内容
-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我是党课主讲人'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新模式,每个党支部打造自身特色品牌,并开展'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鼓励学生党员担任党课主讲人,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党性修养。
- 推出菜单式培训清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根据不同学生群体需求,制定了菜单式培训清单,涵盖学生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多个方面,并组织各类竞赛和评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骨干。
- 构建'导学—研学—督学'的学习体系,实现'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学习体系,包括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后督学等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面对疫情,我们在行动'专栏,学生拍摄相关小视频,形成网络文化作品获心理情景剧校一等奖。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思政教育,并鼓励学生创作网络文化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 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研判学风现存薄弱环节,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判学风建设情况,并制定措施,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 开展'好题错题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形成线下集中讲解、线上答疑解惑的'双线帮扶模式',营造浓郁的帮扶氛围。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开展'好题错题分享会'等活动,并建立线下集中讲解、线上答疑解惑的'双线帮扶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 推进导师制,以学术报告为载体,开设'安全大讲堂'、'学术云报告'。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并组织开展学术报告、安全大讲堂、学术云报告等活动,提升学生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项目和学科竞赛为抓手,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将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和学科竞赛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 累计竞赛获奖突破1000人次,其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30余人次,校级奖项800余人次。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 围绕建党百年,将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大力推进文化育人与学生思政工作并举融通。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将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文化素养。
- 建立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和职业化培训的培训制度以及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培养体系。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 学院辅导员表现优异,先后荣获陕西省级优秀工作者、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十佳辅导员等。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了省市级表彰。
- 学院举办多项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获批志愿实践类项目省级1项,'青春使命 安全同行'社会实践团获全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 具体实践内容: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
展望未来,[学院名称] 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J9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