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和处理成纤维细胞?- 附实验步骤和方法
如何鉴定和处理成纤维细胞? - 附实验步骤和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成纤维细胞的鉴定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纤维细胞鉴定
- 将第3代成纤维细胞(密度为1×10⁵个细胞/孔)接种到预先涂覆玻片的12孔板中,培养48小时[19]。* 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0-15分钟,然后用PBS冲洗3次。* 使用0.5%的Triton X-100透化细胞10分钟。* 使用3%的过氧化氢孵育细胞5分钟,以淬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 用PBS冲洗细胞,并用山羊血清在室温下封闭10分钟。* 在4℃下用Pan-CK(ab215838; Abcam Inc.,Cambridge, MA, USA)和Vimentin(ab8978,Abcam)一抗孵育细胞过夜。* 次日,将细胞在37℃下复温30分钟,用PBS冲洗。* 在37℃下用二抗(ab205719,Abcam)孵育细胞15分钟。* 使用2,4-二氨基丁酸(ZSGB-BIO,中国北京)显色,用中性树脂封片。* 在光学显微镜(OLYMPUS Optical Co.,Ltd,日本东京)下观察。
2. 成纤维细胞处理
- 将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0、0.5、1、5、10 ng/mL)的白细胞介素(IL)-1β(Peprotech,Rocky Hill,NJ,USA)或10 mmol/L 3-甲基腺嘌呤(3-MA)(Sigma-Aldrich,Merck KGaA,Darmstadt,德国)处理24小时[20]。
3. Nampt基因沉默
- 为了下调成纤维细胞中Nampt的表达,使用以下3种慢病毒(LV)包装的短发夹(sh)RNA(均购自中国上海基因化学有限公司):Nampt shRNA 1#,Nampt shRNA 2#和Nampt shRNA 3#,并以LV包装的乱序阴性shRNA作为对照。* 将细胞(1×10⁵个细胞/孔)接种到6孔板中,并在转染前24小时进行培养。* 当细胞密度达到约50%时,在含有聚凝胺(5 μg/mL,感染复数=10)的培养基中用LV转染细胞12小时。* 之后,将含有LV的培养基替换为4 mL新鲜培养基。* 72小时后,使用含有嘌呤霉素(4 μg/mL Gibco,Grand Island,NY,USA)的培养基筛选细胞,以获得稳定的细胞系。
4.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
-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21],使用CCK-8试剂盒(Dojindo Laboratories,熊本,日本)评估不同浓度的IL-1β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将细胞(2000个细胞/孔)接种到96孔板中,培养8小时。* 将培养基替换为新鲜培养基(100 μL)和CCK-8溶液(10 μL)的混合物。* 1小时后,使用Epoch酶标仪(BioTek,Winooski,VT,USA)在450 nm波长处检测光密度值。
5. 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
- MDC是一种特异性标记自噬泡的荧光染料。 MDC染色方法如下[20]:* 将6孔板中的成纤维细胞用葡萄糖胺处理,并与0.05 mM MDC孵育30分钟。* 用PBS冲洗细胞三次。* 使用荧光显微镜(BX51,Olympus,日本)观察并测量荧光强度。
总结
本文介绍了成纤维细胞的鉴定和处理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染色、基因沉默、细胞活力测定和自噬检测等实验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5Z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