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未来车载内饰显示主流?优势与不足分析
背景: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在巴黎召开会议,发布了一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过去50年来的气候变化现象中,有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同年,词汇'Carbonneutral'(碳中和)被纳入《新牛津英语字典》。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加大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具力度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节能减排已成为国际和国内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大势所趋。
案例:在CES2023上,宝马CEO Oliver Zipse的发言将HUD与大屏幕定义为竞争对手。Zipse认为,汽车仪表盘和高清信息娱乐显示屏可能会消失,因为这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系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中央屏幕将很快变成历史。这一观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与此同时,最近发布的新车上越来越多地使用HUD技术,无论是价格在十万还是五十万之间的车型,几乎都将HUD作为新车的标配。
- 汽车市场趋势---新能源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力
根据2023年全球消费者购车倾向的统计数据,燃油车仍然排在首位。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趋势已经在不同国家开始增长,一些国家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其中,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倾向已经首次超过燃油车,新能源车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强劲增长,并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首选。
- 显示屏在当前新能源市场中的现状
根据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广义新能源乘用车中配备智能座舱的批发量达到110万辆,市场渗透率为82.7%,高于全球74.3%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中国市场中配备智能座舱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智能座舱的普及也推动了车载显示屏向'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及个性化'方向发展。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搭载10英寸及以上显示屏的广义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119.7万辆,占比达90%;其中12-15.9英寸显示屏占比最高,合计占比为74.1%。
- 宝马提出的HUD是否是未来车载内饰显示的唯一选择---优势和必要性分析
HUD的优势分析:
- 安全性:HUD显示器可以将驾驶信息直接投影到驾驶员视线范围内的前挡风玻璃上,避免了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盘的需要,减少了驾驶分心和目光离开道路的风险,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 方便性:HUD显示器将驾驶信息直接显示在驾驶员视线范围内,使驾驶员无需转头或低头即可获取关键信息,如车速、导航指示、报警等,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 提高驾驶效率:由于驾驶信息直接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可以同时观察道路和关键信息,无需频繁切换视线,从而提高驾驶效率和反应速度。
- 提升驾驶舒适度:HUD显示器通过投影方式将信息显示在远处,使驾驶员的焦点保持在前方,减少眼睛的疲劳和视觉疲劳感,提升驾驶舒适度。
- 适应不同天气条件:HUD显示器的投影图像通常采用抗反射技术,可以适应不同天气条件和日光强烈的情况下,保证信息的清晰可见性。
HUD的缺点分析:
- 受环境影响:光线的强弱、方向和颜色等因素都可以影响HUD的可见性和显示内容。HUD的最佳使用环境为夜间。
- 使用门槛高,对驾驶人员有学习成本:对于一些驾驶员来说,习惯于传统仪表盘的显示方式,调整到车载HUD显示器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特别是对于老年驾驶员而言。
- 对视力要求较高:车载HUD显示器需要驾驶员将目光从远处道路上转移到近处的显示器上,这对于视力不佳或需要佩戴眼镜的驾驶员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困难。
- 显示信息有限:由于HUD显示器的尺寸和安装位置的限制,显示的信息通常较为有限。虽然可以显示车速、导航指示和某些警告信息,但无法显示包括车辆系统状态、媒体信息等更多细节。
综上所述,车载HUD显示器确实可以满足安全需求,将驾驶者的视线集中在驾驶视野内,避免了CID显示将视线转移到座舱内的危险。同时,HUD能够显示基本的驾驶信息,为驾驶者提供了必要的驾驶信息。然而,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HUD对驾驶者并不十分友好,其对驾驶环境有一定要求,因此在强光环境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HUD对驾驶者的视力也有一定要求,这也导致了HUD的一些缺陷。因此,HUD是否会成为市场主流仍有待观察。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epb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