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中关于音频信号方面的基础知识
-
音频信号的波形:音频信号是一种连续的模拟信号,它的波形描述了声音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波形通常是一条连续的曲线,代表声音的振幅和频率随时间的变化。
-
声音的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速度,通常用赫兹(Hz)表示。人类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kHz,其中20Hz是低音,20kHz是高音。
-
声音的振幅:声音的振幅是指声音的强度,通常用分贝(dB)表示。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
声音的采样率:音频信号是通过采样来数字化的,采样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对声音信号进行采样的次数。常见采样率有44.1kHz、48kHz、96kHz等。
-
声音的量化位数:采样后的信号需要进行量化,量化位数是指采样信号的每一位能够表示的幅度范围,常见的量化位数有16位、24位等。
-
声音的编码格式:数字化的音频信号需要进行编码,常见的编码格式有PCM、MP3、AAC等。
-
声音的压缩:由于音频信号通常很大,需要进行压缩,常见的压缩格式有MP3、AAC等。
-
声音的处理:音频信号可以进行各种处理,如均衡器、混响、失真等,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音质等特征。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enG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