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直方图平均数公式
频率直方图是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化工具之一,它将数据分成若干个组(也称为区间),并统计每个组的数据出现的频数,将频数用柱状图表示出来,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在频率直方图中,我们可以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以进一步了解数据的中心趋势。
频率直方图的平均数可以计算出来,其公式如下:
平均数 = Σ(fixi) / Σfi
其中,fi表示第i个区间的频数,xi表示第i个区间的中间值,即:
xi = (区间下限 + 区间上限) / 2
而Σ(fixi)表示所有区间的频率乘以对应的中间值之和,Σfi表示所有区间的频率之和。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
例如,给出以下数据的频率直方图:
区间 频数 0-10 5 10-20 10 20-30 15 30-40 20 40-50 25 50-60 20 60-70 10 70-80 5
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每个区间的中间值,即:
xi = (0+10)/2 = 5 xi = (10+20)/2 = 15 xi = (20+30)/2 = 25 xi = (30+40)/2 = 35 xi = (40+50)/2 = 45 xi = (50+60)/2 = 55 xi = (60+70)/2 = 65 xi = (70+80)/2 = 75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出所有区间的频率乘以对应的中间值之和,即:
Σ(fixi) = (5x5) + (10x15) + (15x25) + (20x35) + (25x45) + (20x55) + (10x65) + (5x75) = 2380
接着,我们计算出所有区间的频率之和,即:
Σfi = 5+10+15+20+25+20+10+5 = 100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平均数,即:
平均数 = Σ(fixi) / Σfi = 2380 / 100 = 23.8
因此,该数据的平均数为23.8。
总之,频率直方图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常用工具之一,通过计算平均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中心趋势。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dXC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