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脉冲:饱和吸收体的应用与挑战
超快脉冲:饱和吸收体的应用与挑战
超快脉冲激光器,以其极短的脉冲宽度和极高的峰值功率,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包括非线性成像和显微镜[1,2]、材料加工[3]、太赫兹光谱仪[4]和超连续谱产生[5]等。自1990年代第一台超快激光器——Kerr镜锁模钛宝石激光器[6]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对超快机制的探索热情持续高涨。
在超短脉冲光源[7,8]的产生过程中,饱和吸收体(SA)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SA器件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以及对激光器输出参数的显著影响,赢得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在商业领域,半导体SA镜(SESAMs)[9,10]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SA器件。过去几十年间,SESAMs在固态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中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SESAMs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 无法在宽波长范围内进行锁模* 工作带宽狭窄* 恢复时间长* 调制深度难以控制* 光学损伤阈值低
这些问题限制了SESAMs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因此,探索新的SA材料,以克服SESAMs的不足,实现更高性能的超快脉冲激光器,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和深远意义的课题。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dCuo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