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19]在碱性环境下研究了黄铜矿表面氧化在弱碱性条件下的三步反应机理。图1.5展示了这个机理。第一步是氧化反应,释放Fe3+,形成Fe氧化物和缺铁的CuFe1−xS2层。第二步是更多的Fe3+离子移动到固体/电解质界面,形成FeOOH顶层;随后形成由铜硫化物(CuS、CuS2、CuSn)、S0和FeOOH颗粒组成的抗氧化膜。第三步可能导致重新形成含有S2-的中间层和其他短链多硫化物剥离后的顶层。此外,Hua还总结了黄铜矿在不同pH值和不同电位下的氧化和钝化机理。在强酸性电解液中,钝化层由S0(高电位)或CuSn(低电位)组成。在中性电解液中,钝化效果不太明显。在弱碱性电解液中,钝化层由含FeOOH(高电位)的S0和含FeOOH(低电位)的CuSn组成。相反,在强碱性电解液中,钝化层中仅存在FeOOH。

对以下内容进行大幅度中文改写要求语言通顺逻辑清晰。同样在碱性环境下Hua19也建立了黄铜矿表面氧化在弱碱性条件下的3步反应机理如图15所示:1第一个氧化步骤涉及Fe3+的释放分别形成Fe氧化物和缺铁的CuFe1−xS2层。2黄铜矿中更多的Fe3+离子移动到固体电解质界面形成FeOOH顶层;随后形成由铜硫化物CuS、CuS2、CuSn、S0和FeOOH颗粒组成的抗氧化膜。3可能导致重新形成含有S2-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bnUn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