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3到5年迎来一个高峰的观点引起了社会热议。我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主治医师刘茂松,并了解到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季节性,全年都可能感染。

近几个月,门急诊的就诊量明显上升,但并没有达到过去最繁忙的水平。这是由于开学季后人员相对集中,再加上流感等病毒的传播,多重因素导致了近期门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就诊高峰。而肺炎支原体病毒不断变异,一般来说,5年会有一个小的流行高峰,10年会有一个大的流行高峰,但这并非绝对。每年季节变换时,小孩、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至于今年是否会迎来高峰,目前来看还没有达到我们最繁忙时的程度。

最近,“支原体肺炎”成为了热搜话题,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有所上升。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易感人群普遍存在,但更容易发生在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对于杀灭肺炎支原体,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都能起到作用。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支原体肺炎感染不再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而是提前来袭。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所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引起肺炎的病原体都有季节性发病的趋势,而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近两年流行,甚至出现了一些家庭或班级的聚集感染情况。然而,支原体肺炎并不属于传染病,不会像新冠病毒那样传播。

今年,我国的支原体肺炎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出现了相关症状,因此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一些严重情况可能引发支原体肺炎,因此如出现这些症状,应引起警惕。

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今年的支原体流行季节约为3至7年一次,原因是孩子们免疫系统的抗体已经消失,使得肺炎支原体更容易感染到他们并引发呼吸道疾病。此外,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以及气道环境都受到一定影响。过去三年,由于大家习惯佩戴口罩,减少了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但也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支原体肺炎的发生风险。

治疗方面,今年我国已经制定了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疗指南。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无效,需要根据症状对症用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是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室内通风方面要做到良好,尽量避免进入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要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保持手部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目前,尚无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特定疫苗可用于预防。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注意防护措施,保持健康。以上是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介绍和预防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支原体肺炎来袭,你该了解的那些事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bU9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