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稀疏矩阵库: 创建和设置元素
C++ 稀疏矩阵库: 创建和设置元素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C++ 代码创建一个稀疏矩阵并设置其元素。
1. 结构体定义
首先,我们定义稀疏矩阵的结构体 SparseMatrix 和稀疏节点结构体 SparseNode:
typedef struct {
int row;
int col;
TV value;
} SparseNode;
typedef struct {
SparseNode nodes[MAX_NODES];
int Rows;
int Cols;
int maxnodes;
} SparseMatrix;
其中:
SparseNode结构体表示稀疏矩阵中的一个非零元素,包含行号row、列号col和元素值value。SparseMatrix结构体表示整个稀疏矩阵,包含一个SparseNode数组nodes用于存储所有非零元素,以及矩阵的行数Rows、列数Cols和最大节点数maxnodes。
2. 创建稀疏矩阵
使用 SM_Create 函数创建一个新的稀疏矩阵:
SparseMatrix* SM_Create(int rows, int cols, int maxnodes)
{
SparseMatrix* A = (SparseMatrix*)malloc(sizeof(SparseMatrix));
A->Rows = rows;
A->Cols = cols;
A->maxnodes = maxnodes;
A->nodes = SL_Create(maxnodes);
return A;
}
该函数首先使用 malloc 函数分配内存,然后初始化稀疏矩阵的属性,并使用 SL_Create 函数为三元组表分配内存。
3. 设置元素值
使用 SM_SetAt 函数设置稀疏矩阵中指定位置的元素值:
void SM_SetAt(SparseMatrix* A, int row, int col, TV x)
{
if (row < 0 || row >= A->Rows || col < 0 || col >= A->Cols) {
printf("SM_SetAt(): location error when writing elements of the matrix!");
exit(0);
}
SL_SetNode(A->nodes, row, col, x);
}
该函数首先检查指定的行号和列号是否合法,然后调用 SL_SetNode 函数将元素值存储到三元组表中。
4. 设置三元组表节点
SL_SetNode 函数用于将元素值存储到三元组表中:
void SL_SetNode(SparseNode* nodes, int row, int col, TV x)
{
int count = 0;
while (nodes[count].row != -1) {
if (nodes[count].row == row && nodes[count].col == col) {
nodes[count].value = x;
return;
}
count++;
}
if (count < MAX_NODES) {
nodes[count].row = row;
nodes[count].col = col;
nodes[count].value = x;
nodes[count + 1].row = -1;
} else {
printf("SL_SetNode(): maximum number of nodes reached!");
exit(0);
}
}
该函数首先遍历三元组表,寻找与目标位置相同的节点,如果找到则更新节点的值。如果未找到相同节点,则在表中插入一个新的节点。
5. 其他注意事项
- 代码中的
SL_Create函数和MAX_NODES常量需要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义或修改。 TV类型的定义需要根据您实际存储的数据类型进行替换。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了解如何在 C++ 中创建和设置稀疏矩阵的元素。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bNm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