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分裂:从大集结到两大教派
佛教僧团对佛教教义和戒律的解释逐渐发生了分歧,公元前376年的第二次大集结就分化为'大众部'与'上座部'。至公元1世纪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主要区别:
- 在哲学宇宙观上,大乘佛教主张'法我皆空',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
- 在佛陀观方面,大乘佛教主张神化佛陀,偶像崇拜;小乘佛教把佛陀看成是凡人出身的创教者和最高教主,不崇拜佛的偶像。
- 在修道途径和目标上,大乘佛教主张普度众生,小乘主张'自度'、'出家苦行'。
- 在经典方面,大乘佛教经典是用梵文写成的,主要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妙法莲华经》等经典。小乘佛教的经典是巴利文'三藏'(经、律、论)。
好的,我明白了。根据所提供的内容,我可以为你出一道题目:
问题:佛教的分裂主要发生在哪个时期?分裂后形成了哪两个教派?
答案选择: A) 公元前376年的第二次大集结,分化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B) 公元1世纪,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C) 公元前376年的第一次大集结,分化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D) 公元2世纪,形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请告诉我您选择的答案字母,我将为您确认答案是否正确。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bItj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