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Pv4 重组超时时间设置及优化

在 Linux 系统中,当网络数据包过大时,会被分片传输,接收端需要对这些分片进行重组才能还原原始数据。IPv4 重组超时时间 指的是 Linux 内核等待所有分片到达并完成重组的最长时间。如果超时时间内未收到所有分片,则丢弃已接收的分片。

默认情况下,Linux 内核的 IPv4 重组超时时间为 30 秒。

修改方法

您可以根据网络环境和需求调整 IPv4 重组超时时间,以下是两种常用方法:

1. 使用 sysctl 命令

此方法简单快捷,修改立即生效,但系统重启后会恢复默认值。

  1. 查看当前超时时间:

    bash sysctl net.ipv4.ipfrag_time

  2. 修改超时时间:

    将 '新的超时时间' 替换为您 desired 的时间值(单位:秒)。

    bash sudo sysctl -w net.ipv4.ipfrag_time='新的超时时间'

  3. 使修改生效:

    bash sudo sysctl -p

2. 修改配置文件

此方法修改后会永久生效,但需要重启系统或网络服务。

  1. 编辑配置文件:

    bash sudo vi /etc/sysctl.conf

  2. 添加或修改以下行:

    将 '新的超时时间' 替换为您 desired 的时间值(单位:秒)。

    net.ipv4.ipfrag_time = 新的超时时间

  3. 保存文件并使修改生效:

    bash sudo sysctl -p

注意事项

  • 谨慎操作: 修改内核参数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请谨慎操作,并确保您了解修改带来的潜在影响。* 合理设置: 过短的超时时间可能导致数据包重组失败,过长的超时时间则会浪费系统资源。建议根据网络环境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设置 Linux IPv4 重组超时时间,优化网络性能!

Linux IPv4 重组超时时间设置及优化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Rx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