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连续正常血压的最长小时数 - Python实现
计算连续正常血压的最长小时数
本文提供一个Python代码示例,用于计算病人保持正常血压的最长连续小时数,并附带详细解释。
问题描述
在监护室中,每小时测量一次病人的血压。如果收缩压在90到140之间(包含边界值),并且舒张压在60到90之间(包含边界值),则认为血压正常。
给定某病人若干次测量的血压值,计算该病人保持正常血压的最长连续小时数。
Python代码示例
n = int(input('请输入测量次数:')) # 输入测量次数
hours = 0 # 初始化血压连续正常小时数
max_hours = 0 # 初始化最长连续正常小时数
for _ in range(n):
systolic, diastolic = map(int, input('请输入收缩压和舒张压,以空格分隔:').split()) # 输入收缩压和舒张压
if 90 <= systolic <= 140 and 60 <= diastolic <= 90: # 判断血压是否正常
hours += 1
max_hours = max(max_hours, hours)
else:
hours = 0 # 重新计算连续正常小时数
print('最长连续正常小时数为:', max_hours) # 输出最长连续正常小时数
代码解释
- 输入测量次数:
n = int(input('请输入测量次数:')): 获取用户输入的测量次数,并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
- 初始化变量:
hours = 0: 初始化当前连续正常血压的小时数为0。max_hours = 0:初始化最长连续正常血压的小时数为0。
- 循环处理每次测量值:
for _ in range(n):循环n次,处理每次血压测量值。systolic, diastolic = map(int, input('请输入收缩压和舒张压,以空格分隔:').split()): 获取用户输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if 90 <= systolic <= 140 and 60 <= diastolic <= 90:: 判断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血压正常,则将
hours加1,并更新max_hours的值为hours和max_hours中的较大值。 - 如果血压不正常,则将
hours重置为0,重新开始计算连续正常血压的小时数。
- 如果血压正常,则将
- 输出结果:
print('最长连续正常小时数为:', max_hours): 输出最长连续正常血压的小时数。
总结
该Python代码示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计算病人保持正常血压的最长连续小时数。该代码清晰易懂,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Px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