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U(Read-Copy-Update)是一种并发编程技术,用于解决读写锁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瓶颈问题。它主要应用于多核CPU的并发编程中,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度和性能。

RCU的核心思想是读写分离,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开处理。当有写操作需要修改共享数据时,RCU会创建一个新的副本,同时保留旧的数据副本。所有读操作都会读取旧的数据副本,直到新的数据副本被确认更新。这种方式避免了读操作与写操作之间的竞争,提高了程序的并发度和性能。

下面是一个RCU的编程例子:

#include <linux/rcupdate.h>
#include <linux/slab.h>

struct data {
    int value;
    struct rcu_head rcu;
};

struct data *g_data = NULL;

void write_data(int value) {
    struct data *new_data = kmalloc(sizeof(struct data), GFP_KERNEL);
    new_data->value = value;
    rcu_assign_pointer(g_data, new_data);
}

int read_data(void) {
    struct data *data = NULL;
    rcu_read_lock();
    data = rcu_dereference(g_data);
    if (data)
        return data->value;
    else
        return -1;
    rcu_read_unlock();
}

void free_data(struct rcu_head *rcu) {
    struct data *data = container_of(rcu, struct data, rcu);
    kfree(data);
}

void destroy_data(void) {
    rcu_read_lock();
    call_rcu(&g_data->rcu, free_data);
    rcu_read_unlock();
}

int main(void) {
    int value = 10;
    write_data(value);
    int result = read_data();
    destroy_data();
    return 0;
}

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struct data结构体用于存储共享数据,其中包含一个整数类型的value成员和一个rcu_head类型的rcu成员。rcu_head是RCU的头部结构体,用于管理RCU的状态。

write_data函数中,我们创建一个新的struct data结构体,并将它的地址赋值给g_data指针。rcu_assign_pointer函数用于更新g_data指针,这个函数是RCU提供的API之一,用于更新RCU的状态。

read_data函数中,我们首先获取RCU的读锁,然后使用rcu_dereference函数读取g_data指针指向的数据。rcu_dereference是RCU提供的API之一,用于读取RCU的状态。如果读取到的数据不为NULL,则返回value成员的值,否则返回-1。最后我们释放RCU的读锁。

free_data函数中,我们首先使用container_of函数获取struct data结构体的地址,然后使用kfree函数释放内存。

destroy_data函数中,我们首先获取RCU的读锁,然后使用call_rcu函数注册一个RCU回调函数,这个函数在RCU状态变为非活跃状态时会被调用。在回调函数中,我们释放struct data结构体的内存。最后我们释放RCU的读锁。

main函数中,我们首先调用write_data函数写入一个整数值10,然后调用read_data函数读取这个值并保存在result变量中。最后我们调用destroy_data函数销毁共享数据。

这个例子展示了RCU的基本用法,它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度和性能,特别是在多核CPU的高并发场景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RCU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束条件,否则可能会导致程序出现异常行为。

RCU详细介绍及编程例子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Agw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