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焊炉内部设置若干个小温区,它们从功能上可分成4个大温区:预热区、恒温区、回流区、冷却区(如图1所示)。电路板两侧搭在传送带上匀速进入炉内进行加热焊接。某回焊炉内有11个小温区及炉前区域和炉后区域(如图1),每个小温区长度为30.5 cm,相邻小温区之间有5 cm的间隙,炉前区域和炉后区域长度均为25 cm。

回焊炉启动后,炉内空气温度会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此后,回焊炉方可进行焊接工作。炉前区域、炉后区域以及小温区之间的间隙不做特殊的温度控制,其温度与相邻温区的温度有关,各温区边界附近的温度也可能受到相邻温区温度的影响。另外,生产车间的温度保持在25ºC。传送带的过炉速度为70 cm/min;焊接区域的厚度为0.15 mm。温度传感器在焊接区域中心的温度达到30ºC时开始工作,电路板进入回焊炉开始计时。

请对焊接区域的温度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假设传送带过炉速度为78 cm/min,各温区温度的设定值分别为173ºC(小温区1~5)、198ºC(小温区6)、230ºC(小温区7)和257ºC(小温区8~9),请给出焊接区域中心的温度变化情况内容:为了建立焊接区域温度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假设焊接区域的温度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利用热传导方程来描述这个过程。

设焊接区域中心的温度为T(x,t),其中x为焊接区域的位置(沿传送带方向),t为时间。由于传送带的过炉速度为78 cm/min,所以焊接区域的位置可以表示为x = 78t。

根据热传导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偏微分方程:

∂T/∂t = α * ∂^2T/∂x^2

其中,α为热传导系数,取决于焊接区域的材料性质。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当t = 0 时,T(x,0) = 30ºC

边界条件:当x = 0 时,T(0,t) = 25ºC(生产车间的温度) 当x = 30.5cm时,T(30.5,t) = 173ºC 当x = 61cm时,T(61,t) = 173ºC 当x = 91.5cm时,T(91.5,t) = 173ºC 当x = 122cm时,T(122,t) = 173ºC 当x = 152.5cm时,T(152.5,t) = 173ºC 当x = 183cm时,T(183,t) = 198ºC 当x = 213.5cm时,T(213.5,t) = 230ºC 当x = 244cm时,T(244,t) = 257ºC 当x = 274.5cm时,T(274.5,t) = 257ºC 当x = 305cm时,T(305,t) = 257ºC

通过求解这个偏微分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焊接区域中心的温度变化情况。具体的求解方法可以使用数值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元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焊接区域的厚度为0.15mm,所以可以将焊接区域看作是一个一维问题。另外,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假设传送带速度恒定,即焊接区域的位置随时间线性增加。

回焊炉焊接区域温度变化规律数学模型建立

原文地址: http://www.cveoy.top/t/topic/qA9F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