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常见问题解答:网卡零拷贝、TCP拥塞控制、包头设计、拆包粘包、HashMap、ConcurrentSkipList、ConcurrentHashMap
1\u0026nbsp;网卡零拷贝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避免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用户缓冲区,直接在内核空间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减少了数据拷贝的次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n\n2\u0026nbsp;TCP的拥塞控制是为了防止网络拥塞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慢启动是TCP连接建立时的一种拥塞控制算法,它通过逐渐增加拥塞窗口的大小来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以避免发送过多的数据导致网络拥塞。\n\n3\u0026nbsp;在项目中设计包头时,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协议版本号、数据包类型、数据包长度等。如果设计一个类似TCP/IP的包头,可以考虑添加以下字段: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标志位等。\n\n4\u0026nbsp;如果不提前知道包长且数据内有特殊字符分割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使用定长包来解决粘包问题,即每个包的长度固定;使用特殊字符来标识包的结束,当接收到特殊字符时,将前面的数据作为一个完整的包进行处理。\n\n5\u0026nbsp;HashMap在JDK1.8之后,当链表长度超过一定阈值(默认为8)时,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这是因为红黑树在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上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链表长度较长时,使用红黑树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而AVL树相比红黑树,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上更加耗时,因此在HashMap中没有选择使用AVL树。\n\n6\u0026nbsp;ConcurrentSkipList是一种有序的并发容器,查询操作是通过跳表结构实现的。在查询时,会从顶层链表开始,按照比较规则依次向右移动,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者找到一个比目标节点大的节点,然后进入下一层链表继续查找,直到最底层链表。回退操作是在查询过程中,如果在某一层链表中找不到目标节点,会回退到上一层链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者回退到最顶层链表。\n\n7\u0026nbsp;项目中使用ConcurrentHashMap是因为它是线程安全的哈希表实现,适用于多线程环境下的并发操作。它通过分段锁的方式来保证线程安全,每个线程只锁住自己需要操作的那一段数据,其他线程可以并发地进行读操作。相比于HashMap,ConcurrentHashMap能够提供更好的并发性能。\n\n8\u0026nbsp;HashMap在扩容时,会创建一个新的数组,然后将原数组中的元素重新计算hash值并重新放入新数组中。在放置元素时,会根据元素的hash值和新数组的长度计算新的数组下标,并将元素放入对应的位置。如果发生hash冲突,即多个元素的hash值相同,会使用链表或红黑树的方式进行存储。在扩容时,会同时进行多个线程的操作,通过加锁的方式保证线程安全。
原文地址: http://www.cveoy.top/t/topic/p3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