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胞内结构、系统发育和碳代谢途径,甲烷氧化菌可以分为两类——I型和II型(Green,1992)。I型甲烷氧化菌的细胞膜中有许多囊泡状的盘片束,并利用核糖醇单磷酸(RuMP)作为碳同化的主要途径。许多I型甲烷氧化菌与甲烷球菌科(γ-变形菌门)相关,包括甲基杆菌属、甲基单胞菌属、微小甲基菌属和甲基硫菌属(Bratina等,1992;Hanson和Hanson,1996)。与I型相反,II型甲烷氧化菌的成员细胞周围有成对排列的膜,并利用丝氨酸途径同化碳(Hanson和Hanson,1996)。所有II型甲烷氧化菌都属于α-变形菌门,代表家族为甲烷囊菌科,包括甲烷囊菌属、甲烷假单胞菌属和甲烷硫菌属(Bratina等,1992;Hanson和Hanson,1996)。

新分类的X型甲烷氧化菌也与γ-变形菌门相关,与I型成员相似。X型甲烷氧化菌主要包括甲基球菌属和甲基热菌属,该组成员利用RuMP和丝氨酸途径,在高温环境中广泛分布(Bratina等,1992)。与I型相比,X型甲烷氧化菌的DNA中含有高的G+C含量。

甲烷氧化菌分类:I型、II型和X型

原文地址: http://www.cveoy.top/t/topic/mOJK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