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牛顿迭代法求立方根:代码解析与优化
MATLAB 牛顿迭代法求立方根:代码解析与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MATLAB 的牛顿迭代法求解立方根,并解析代码实现,同时针对代码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修正,并分享优化后的代码。
代码解析
clc; clear; format short;
x = [101:1:111];
n = length(x);
y = zeros(n, 2);
for i = 1:n
% 牛顿迭代法
r = x(i)^(1/3);
for j = 1:20
r = r - (r^3 - x(i))/(3*r^2);
end
y(i, 1) = r;
% 简化牛顿迭代法
r = x(i)^(1/3);
for j = 1:20
r = (2*r + x(i)/(r^2))/3;
end
y(i, 2) = r;
end
% 输出结果
disp('牛顿迭代法 简化牛顿迭代法');
disp([x' y]);
% 输出矩阵
y_str = strrep(mat2str(y,6),';',' ');
y_str = strrep(y_str,'[','');
y_str = strrep(y_str,']','');
disp(y_str);
错误分析
代码中出现的错误:
'STRING' 输入必须为字符行矢量或字符行矢量元胞数组。
出错 strsplit (line 125)
[c, matches] = regexp(str, aDelim, 'split', 'match');
出错 test3 (line 31)
y = strsplit(y);
错误原因:在使用 strsplit 函数时,输入参数 y 应该是一个字符行矢量或者字符行矢量元胞数组,但在代码中 y 是一个双精度矩阵,因此需要将其转换为字符行矢量或字符行矢量元胞数组后再使用 strsplit 函数。
代码优化
解决方法:使用 mat2str 函数将矩阵转换为字符行矢量,然后再去除其中的空格和方括号。
% 输出矩阵
y_str = strrep(mat2str(y,6),';',' ');
y_str = strrep(y_str,'[','');
y_str = strrep(y_str,']','');
disp(y_str);
代码解释
clc; clear; format short;: 清除命令窗口、工作区,设置输出格式为短浮点数格式。x = [101:1:111];: 定义一个向量x,包含从 101 到 111 的整数。n = length(x);: 获取向量x的长度。y = zeros(n, 2);: 初始化一个n行 2 列的矩阵y,用于存储计算结果。for i = 1:n: 循环遍历向量x中的每个元素。r = x(i)^(1/3);: 计算x(i)的立方根,并赋值给变量r。for j = 1:20: 进行 20 次牛顿迭代,直到结果收敛。r = r - (r^3 - x(i))/(3*r^2);: 牛顿迭代公式,更新变量r的值,使其逐步逼近x(i)的立方根。y(i, 1) = r;: 将计算得到的立方根存储到矩阵y中。% 简化牛顿迭代法: 采用简化版本的牛顿迭代法,可以提高效率。r = (2*r + x(i)/(r^2))/3;: 简化后的牛顿迭代公式。y(i, 2) = r;: 将简化后的牛顿迭代法计算得到的立方根存储到矩阵y中。disp('牛顿迭代法 简化牛顿迭代法');: 在命令窗口输出标题。disp([x' y]);: 输出向量x和矩阵y的内容,方便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y_str = strrep(mat2str(y,6),';',' ');: 将矩阵y转换为字符串,并用空格替换分号。y_str = strrep(y_str,'[','');: 将字符串中的方括号替换为空。y_str = strrep(y_str,']','');: 将字符串中的方括号替换为空。disp(y_str);: 输出矩阵y的内容,格式更清晰。
总结
本文通过解析代码实现和错误分析,帮助读者理解 MATLAB 牛顿迭代法求解立方根的原理和方法。同时,还分享了优化后的代码,提高代码效率和可读性,方便读者学习和应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l6q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